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调研文集
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发展藏茶考察调研报告
  班玛县委常委、副县长
  国家林业局援青干部(王得军)
来源:班玛县人民政府    时间:2013年11月13日    编辑:班玛县管理员

  藏茶一个改变青海不产茶叶历史的产业
  目录
  一、考察组组成情况 
  二、考察的主要目的
  三、考察收获 
  四、炉霍雪域俄色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五、班玛县与炉霍县小气候对比 
  六、班玛县发展藏茶的可行性 
  七、班玛县发展藏茶的总体思路 
  八、前景展望 
  九、辐射带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2)42号《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班玛县把发展藏茶作为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业产业的主要方向,藏茶为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叶和芽加工而成的保健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在雪域俄色茶(藏茶)种苗培育、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方面经过8年的发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班玛县与炉霍县在自然地理、气候土壤等方面有诸多的相似性,因此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为加快班玛县发展藏茶,学习炉霍县雪域俄色茶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2013年10月21日至23日,班玛县政府组成雪域俄色茶产业考察组赴炉霍县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在炉霍县政府的大力配合下,考察组考察了炉霍县城关苗圃、藏茶人工种植基地、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与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系统了解了雪域俄色茶采种、制种、育苗、培育、栽植、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关键环节,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组组成情况
  班玛县委副书记、县长夏吾杰;
  班玛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得军(援青);
  班玛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拉钦才让;
  国家林业局西北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杨永林、王逸群;
  玛可河林业局副局长李长明;
  班玛县扶贫局、林业局、发改和经济商务局、农牧和科技局主要负责人;
  班玛县灯塔乡党委书记;
  班玛县农牧民代表和相关技术人员。
  二、考察的主要目的
  1、考察雪域俄色茶采种、制种、育苗等方面取得的技术和经验,为班玛县藏茶人工育苗积累技术和经验。
  2、考察雪域俄色茶人工基地建设取得的技术和经验,为班玛县藏茶人工基地建设积累技术和经验。
  3、考察雪域俄色茶采摘、加工、包装、销售方面取得的技术和经验,为班玛县藏茶加工、销售积累技术和经验。
  三、考察收获
  1、制种
  制种流程:果实采摘、晾晒、粉碎、去皮、去砂、精选、干燥、储存。100斤鲜果加工2-3斤种子,每斤种子300元左右。
  2、育苗
  高垄做床,播种育苗,每亩播种量30-40斤,实生苗每亩产苗4-6万株,1年生苗木高生长可达到20-30厘米,2年生苗木高生长可达到50厘米以上,苗圃培育2年可出圃栽植。
  3、基地建设
  人工栽植:阳坡、半阳坡造林,采用2年实生苗或移植苗栽植,荒山种植密度每亩167株(株行距2×2米);退耕地、耕地采用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方式,每亩种植密度为222株(株行距2×1.5米)。
  田间管理:矮化密植高产栽培园,每年施肥2次,除草2次,肥料以厩肥、有机肥为主,适时灌水,修剪促进侧枝生长,病虫害防治。
  4、采摘加工
  采摘时间:每年4月中旬至6月底。
  采摘要求:鲜叶无病叶、紫叶和红叶。
  (1)极品:嫩芽为主,全芽≥90%。
  (2)特级:一芽一叶初展≥70%。
  (3)一级:一芽二叶初展≥50%。
  加工工艺:鲜叶→摊青→杀青→初揉→烘(炒)二青→复揉→炒三青→烘干(足火)。
  四、炉霍雪域俄色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280亩,经过8年的发展,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职工70多人,制茶生产线2条,制茶机具60多台(套),自主研发了雪域俄色绿茶、雪域俄色-霍尔古藏茶等高、中、低档在内的2个系列、4大类、13个产品,年生产能力50多吨,年产值2500万元。目前公司有俄色种源繁育基地380亩,野生采茶基地8000余亩,人工种植基地29500余亩。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基地化、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经营道路,规模经济效益已经显现。
  五、班玛县与炉霍县小气候对比
  班玛县属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冬春寒冷多风,夏秋温暖潮湿。年均温为2.4℃,极端最高温28.1℃,极端最低温-29.7℃。日均≥5℃时间80-150天,≥10℃的时间12-58天。年总辐射量为590.1-606.9焦/平方厘米,日照时数2218-2332小时之间,年均降水量665.3-767.2毫米。主要土壤类型有高山草甸土、灰褐森林土等。
  炉霍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温暖,冬春寒冷,空气干燥,风沙较大。年均温度6.4℃,最高温度31.0℃,最低温度-24.0℃,年日照数2605小时,无霜期94天,≥10℃的积温1000-2500℃,年均降雨量400-700毫米。主要土壤类型有高山草甸土、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等。
  六、班玛县发展藏茶的可行性
  花叶海棠(学名:Malus transitoria)和变叶海棠(学名:Malus toringoides)均为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为中国特有植物,多生长在山坡丛林中,为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花期4-5月,果期9月,胸径可达17厘米,树龄可达百年,分布于我国甘肃、西藏、四川、青海等地。班玛县境内灯塔乡、亚尔堂乡、江日堂乡等乡有野生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分布,自古班玛县藏族群众就有用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叶子做茶叶饮用的习惯,经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鉴定,生长于班玛海拔3000米至3500米地区的一年生第一轮嫩芽,富含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可以加工为饮用保健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特殊功效。
  通过班玛县与炉霍县气候因子对比,野生资源分布状况,以及班玛县发展藏茶的产业方向,可以得出班玛县发展藏茶自然条件满足,技术条件可行,政策支持力度大。其表现在:
  1、班玛县是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野生资源产地之一,其中灯塔乡、亚尔堂乡、江日堂乡、赛来塘镇等乡(镇)有野生资源分布,其自然生态因子符合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生长条件,具有人工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2、班玛县灯塔乡、亚尔堂乡、江日堂乡、赛来塘镇等乡(镇)有适宜发展人工基地的退耕还林地、耕地、宜林地等土地近5万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土地资源满足人工基地建设需要。
  3、班玛县灯塔乡、亚尔堂乡、江日堂乡、赛来塘镇等乡(镇)农牧民具有农作物耕种和植树造林的传统和经验,经过培训能够进行苗木培育、种苗栽植、人工修剪、田间管理、叶芽采摘等工作,能够满足人工基地建设劳动力的需求。
  4、班玛县成立的藏茶开发公司,依托公司引进茶叶加工机器设备和茶叶加工技术人员,能够解决茶叶加工、包装的技术问题。
  5、青海省不产茶叶,但青海省各族人民喜欢喝茶,“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是青海藏族群众生活习惯的写照,足以看出藏族群众对茶的依赖,因此藏茶在青海有着天然的消费市场。
  6、班玛县藏茶具有高海拔、神奇性、稀缺性、降三高的特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高端消费市场每斤极品茶10000元、特级茶3000元、一级茶2000元,中档消费市场嫩叶加工茶每斤1000元,大众消费市场秋叶加工砖茶每斤300元,因此班玛县藏茶经济效益明显。
  7、班玛县着力推进绿色班玛,发展林下经济,将藏茶产业发展作为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整合林业、农牧、扶贫、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形成合力发展藏茶,因此班玛县发展藏茶具有政策支持力。
  七、班玛县发展藏茶的总体思路
  1、政府主导
  藏茶产业发展涉及发改、林业、农业、畜牧、扶贫、国土、财政等多个部门,涉及多个乡(镇),涉及公司和多家农户,涉及相关项目整合和资金扶持。因此,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搞好服务的同时,还要发挥主导作用,争取项目支持、制定产业规划、提供政策支持。
  2、企业带动
  成立藏茶开发公司,引进技术和人才,积极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基地化、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经营道路,探索利益共享机制,让公司在市场中获益,让农户在基地建设、田间管理、采摘加工中得到收益、见到效益,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和农户的积极性。
  3、项目整合
  藏茶人工基地建设具有高标准、规模化和高投入的特点,每亩投资2000元左右,不同于一般植树造林,单独依靠林业工程项目资金难以高水平完成,因此需要整合全县林业、扶贫、农牧、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集中财力建设基地,以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尽早发挥效益。
  4、科学规划
  班玛县发展藏茶具有规模大、起点高、建设期限长、资金投入大、涉及面广和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因此需要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发展藏茶,依据规划,逐年落实实施内容,做到发展有规划、年度有计划,稳步推进发展藏茶。
  5、种苗先行
  班玛县藏茶建设期限长,发展人工基地面积5万亩,所需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种子近9000斤,苗木1200万株,所需种子和苗木数量大,单一依靠苗木外购无法解决人工基地建设苗木需要。因此,建立班玛县藏茶种苗基地迫在眉睫,为发展藏茶重中之重。依据所需苗木测算需建立苗木基地160亩,其中班玛县100亩,玛可河林业局60亩。
  6、争取支援
  班玛县是国家林业局、青海省林业厅、西宁市等多家对口支援单位,这些单位均有与发展藏茶相关的专家和技术人才,依托对口支援优势,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援、资金支援和人才支援,推进班玛县藏茶的高水平起步和稳步健康发展。
  八、前景展望
  藏茶作为高档保健茶,具有稀缺性的特殊性质,四川省甘孜州将其作为朝阳产业大力发展,目前规划30万亩的藏茶人工基地建设已经启动,预示着乐观的前景。
  班玛县发展藏茶青海第一、全国第二,有着更加乐观的前景和特殊的意义,因为发展藏茶能改变青海不产茶叶的历史,发展藏茶能成为班玛县继森林采伐、黄金开采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能够成为吸纳劳动力、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的产业,能够成为繁荣班玛经济、增加班玛藏区稳定的产业。
  1、争取投资
  班玛县规划发展藏茶人工基地5万亩,每亩建设投资2000元,主要为争取财政资金投入,仅此一项可以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投资1亿元,其中,经济林建设财政支农每亩750元,可争取林业行业投资3750万元。
  2、农牧民增收
  班玛县5万亩藏茶人工基地田间管理以当地农牧民为主,每亩每年200元的田间管理费,仅此一项为农牧民增收2000万元,相当于提高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1500-1800元。另外,叶芽采摘等环节还可增加农牧民劳务收入。
  3、地方增收
  班玛县5万亩藏茶人工基地达到盛产期,预计每年可产茶叶275吨,其中,极品茶2.5吨、特级茶10吨、一级茶37.5吨、嫩叶茶75吨、砖茶150吨,以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实现产值2.5亿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预计2500万元。
  九、辐射带动
  根据青海省自然地理特点,和花叶海棠海拔3000米至3500米天然分布带,可带动果洛州久治县和黄南州河南县、泽库县的藏茶发展,形成青海省藏茶产业带,预计能行成全省10-15万亩的人工基地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