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提高基层村干部的发展意识,8月21日—27日,由本人带领县农牧和科技局、县政府办及全县各乡镇村主任(支书)共34人,赴海西州天峻县、海北州刚察县考察学习了游牧民定居工程、生态移民建设、生态畜牧业建设、设施养殖、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方面的做法和先进经验。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对于进一步解放广大村干部思想,开阔视野,提升工作标准,增强干事创业的自信心和紧迫感,起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县的基本县情
天峻县地处青海湖西北部,祁连山南麓,柴达木盆地东部,全县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占总面积的50.1%。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全县辖3镇7乡62个牧委会和2个社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地区,有藏、汉、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总人口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98%,那里西王母文化为代表的多民族聚居、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民俗特点十分浓郁。畜产品、煤、可燃冰、旅游是推动天峻经济发展的四大优势。其中已探明煤储量为33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66.9%。石灰石岩矿D级储量为12.9亿吨,储量、品位居全省前列。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各种经济价值及要启用价值的有22科、37种;境内可入药的野生植物有193种,常用的有80种。天峻的生态畜牧业“梅陇模式”更是享誉省、州,走出了一条高原畜牧业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2010年,天峻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2亿元,同比增长23.1%,其中第二产业完成26.6亿元,同比增长26.9%。一、二、三产业比重为5.7:85.5:8.8,三大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3.28%、89.92%和6.8%,分别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75、20.77和1.57个百分点。
刚察县地处青海湖北岸,全县辖3乡2镇1场,31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总面积8138.07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6546.04平方公里,存栏牲畜102.02万头(只匹)。有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12个民族,藏族占总人口的63.38%,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绝大部分地区在3300—3500米。
刚察县主要以农牧业、工业、旅游为“三大经济板块”,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亿元,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4.17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0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52.09万元。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本次学习考察活动,先后赴海西州天峻县、海北州刚察县等地,实地察看了当地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生态移民建设、生态畜牧业建设、设施养殖、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情况,并听取了当地有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做法和经验介绍。每到一地,都能明显感受到当地在加快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生态移民建设、生态畜牧业建设、设施养殖、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方面涌现的巨大活力和显著成效。综合起来,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游牧民定居和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充分带动小城镇建设,工程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高标准建设,县财政扶持力度大,群众自筹多,群众积极性高。两县游牧民定居二层复式楼工程建设,让部分牧民群众享受到了与县城居民同等的生活条件,使广大牧民群众转变了旧的传统生活习俗,逐步迈向了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生活。
天峻县将游牧民定居工程、生态移民集中在县城新源镇建设,工程以小区模式建设(雪合勒牧民小区)。为四层楼房或二层楼房,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配套建设,房屋建设群众自筹资金比例较高,房屋建设标准高。
刚察县沙柳河镇2010年游牧民定居工程按照集中规划、统一建设,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二层复式楼100幢200户,每户建设面积10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24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00万元,群众自筹1700万元,群众自筹中落实县政府扶持三年贴息贷款1000万元。单户造价1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5万元,群众自筹8.5万元(其中落实政府扶持三年期贴息贷款5万元)。
(二)生态畜牧业建设。各村的牧民基本上都加入了畜牧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将牧民的草场和牲畜入股后,凭股份按年从合作社领取不低于常规畜牧业纯收入的红利,使牧民的畜牧业纯收入得到了保证,解除了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同时,草地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利用,无畜户和少畜户的草地资源发挥了作用。形成了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雏形,促进了牧民群众创收增收。不断提高适龄母畜比例,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牛羊的出栏率、商品率,牲畜周转快,畜牧业效益高,又合理利用了草场,保护了生态环境。
天峻县按照“以保护草原生态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建立草畜平衡为手段,以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以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畜牧业试点建设总体要求,在草场承包经营权和牲畜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确定了“划区轮牧,合理载畜,整合资源,多种经营”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不断深化牧区生产经营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创新牧区生产经营模式,以现代工业经营方式盘活草地畜牧业生产要素,成功探索出了以草场承包经营权、牲畜折价入股,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经营模式(即梅陇模式)。逐步实现了“增产增收,减人减畜,优化结构,转变生产、经营、组织、发展方式的“双增双减一优化四转变”目标,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一是以股份制经营为突破口,草地规模经营水平得到提高。二是以细化生产分工为切入点,畜牧业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打破分散养殖的生产方式,对入股牲畜、草场进行整合和划分,选购和选育合格藏系种公羊进行集中饲养;将羔羊和淘汰羊集中到育肥点进行半舍饲育肥。三是以草畜平衡为有效手段,草场生产性能得到逐步恢复。四是以开辟增收渠道为保障,牧民收入得到提高。合作社采取羔羊育肥、兴办洗车行和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等措施,加速转移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多元增收格局。五是以项目整合为重要措施,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刚察县按照“建设高原现代畜牧业发展示范区”、“走集约化经营发展路子”总要求,结合全县农牧业现有资源和区域优势,将全县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按照工业化思维进行谋划,按照“草畜平衡、规模种草、生态养畜、加工精品、品牌销售”的方向,在国家扶持下全力建设草产业、绿色畜产品生产、羔羊育肥、良种繁殖、畜产品加工物流、科技培训等六大生产基地,以其形成“基地区域化、经营集约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防疫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加工现代化、产品外向化、服务一体化”的现代生态畜牧业生产格局,全面推动全县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刚察县沙柳河镇新海村,2009年为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及时成立以村“两委”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集约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形成村“两委”负责人亲自抓,合作社成员全面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册成立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制定完善合作社章程以及财务管理、联点领导责任、档案管理、科技培训、盈余分配等制度,采取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四统一”生产经营模式。目前,已形成1个牧场式标准化示范点和5个一般化舍饲半舍饲经营点,参与户数12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2.2%。今年已育肥出栏羊3000只,育肥收入204万元,竞拍出售大白毛18吨,收入19.8万元。同时,积极与生裕泰公司联姻结对,公司管理人员以新海村兴隆牛羊育肥合作社成员的身份直接参与新海村集约化经营工作,主要负责产品的集中运输、销售等环节,形成公司+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牧户的经营模式。并且公司出台相关制度和办法,给育肥户发放“公司+农户”会员卡,对农牧民群众按出售牲畜数量实行积分奖励机制。
(三)设施畜牧业建设。注重饲草料种植,舍饲半舍饲建设,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了饲草料种植加工、品种引进繁育、牛羊育肥饲养、屠宰加工、市场营销、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经营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拉动、项目助推、主体参与的设施畜牧业发展格局。
(四)富裕劳动力转移。对生态移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后的富裕人员,通过扶持开展藏式帐篷制作、服饰加工、开商铺、搞运输、牧家乐旅游接待等方式增加群众收入,工作成效显著。
三、学习考察的收获
天峻、刚察实地考察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加速推进新牧区建设的机会,也是一个反思不足,改进方法,谋划重点,明确方向的过程。从天峻、刚察发展成功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农牧民思维、理念的解放是促进发展的前提。国家同样的政策在一些地区应用得好,在一些地区应用得差,原来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则有先进有落后之分了。主要的原因,还是牧民群众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新生事物往往认识不足,胆子太小。天峻、刚察的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思维活跃,敢于用今天的钱办明天的事,敢于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农牧民前些年多数都是贷款搞畜牧业,敢于“借船出海”。而我们班玛的农牧民,普遍存在惜售牲畜的现象,畜牧业生产效益低。
(二)政府的引导、支持是促进发展的关键。政府是农牧民进入市场、发展生产的“主心骨”,指导或示范性地带领群众一齐干,甚至通过一些扶持政策来调动其积极性。
(三)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是促进发展的重点。发展龙头企业,既可以促进畜产品加工增值,又能够提升牧区工业化水平,是一项全面繁荣牧区经济的战略举措。要把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重中之重,以兴办农业龙头企业为纽带,使产业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配套推进,促进牧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游牧民定居和生态移民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城镇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制定优惠政策,使游牧民和生态移民向小城镇集中,人口向城镇流动,有效地改变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建设新型游牧民和移民社区,要突出规划先导。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同时,按高中低为牧民设计各种符合本地习惯、地方特色的户型,使新住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避免一代人建几次房子的现象,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
(六)建设新型游牧民和移民社区,要发挥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牧民群众是新型游牧民和移民社区的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和直接受益者,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在新型游牧民和移民社区建设中,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入手,加强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才能保障入住社区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推动公共服务职能向牧区、社区延伸,让城乡群众共享“同质化”公共服务。
四、几点建议
我县同天峻、刚察部分地区相比,无论是区位条件、自然环境,还是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但他们能够先行一步,在实践中创造和探索的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天峻、刚察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牲畜出栏力度。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牲畜出栏力度,切实改变群众不杀生和惜售牲畜的现象,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二)实施好游牧民定居工程。根据全省保障性住房和全省游牧民定居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个发展”的要求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实现我县藏区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国家建立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契机,以整合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和涉农项目为基础,在认真总结两年来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条件、牧民自筹能力、群众觉悟程度、基础设施等情况,分类指导、优化设计、打造特色,充分发挥牧民群众的建设主体作用,扎实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严把工程设计、组织施工、工程监理、采购材料关,做到牢固耐用、防震抗震,物美价廉。要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居住习俗,着眼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要素,在房屋布局上,合理布局、不搞集中建设。在户型设计上,体现班玛特色、民族风格、户型多样、结构合理、美观实用,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不断提高游牧民定居点规划建设水平。
(三)加快生态畜牧业建设,以专业合作组织的大发展,促进草场经营权流转,推进草场集约经营。充分利用省上大力扶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有利时机,引导和支持牧民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协会在引导生产、强化管理、产销衔接、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以销售公司为龙头,以各种运销组织、运销大户为骨干的纵横交错、运转灵活的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全面推进农产品外销增值。同时,坚持“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引导牧民群众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草场流转成适应规模化养殖的连片草场,大力引导组织和个人参与草场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草场流转从以前单一的牧户之间的流转向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推进草场的集约化经营。
1、生态畜牧建设模式:坚持园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各乡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新的建设模式,一是以股份制经营为代表的草地集约型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即在牧民接受新事物程度较高的村:将合作社成员现在经营的草场、牲畜、饲草料地作价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人员按技能统筹分工,利润按股分红的建设模式;二是以联户经营为代表的规模经营型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即在牧民接受能力有限的村,推进以合作社为平台,牧户间以血缘关系、亲疏程度自愿联合,共同合作经营的建设模式;三是以种草养畜为代表的以草补牧型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即在饲草料地拥有面积较大的村,建立以推进规模化种草养畜,实行半舍伺或放牧斗补饲繁育仔畜、合饲育肥的建设模式;四是以分流劳动力为代表的草地流转型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即在临近中心城镇和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村,推进依托城镇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草场、牲畜等资源向合作社流转,发展草地规模经营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
2、生态畜牧业建设内容:
一是精心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动员的基础上,组织牧民成立牧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统一领导下,优化产业结构,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强化对合作社的扶持,解决必需的启动资金,并通过选派干部领办合作社、吸收大学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等方式,提高合作社吸收先进发展理念的能力,增强合作社活力。同时,发挥合作社作用,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促进一部分牧民脱离畜牧业生产从事非牧产业,推进草场、牲畜、饲草料地合理流转。
二是不断完善牧业基础设施。树立项目整合意识,充分利用目前实施的相关建设项目,在对示范点牧户基础设施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登记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需要,依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建设内容。重点加强畜用暖棚、饲草料地、划区围栏、牲畜免疫注射栏、人畜饮水、草原灌溉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建立放牧+补饲、半舍饲、舍饲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强化合作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购置饲草种植、收割机具等机具,在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服务的同时,对外开展有偿服务,提高设备利用率,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在合作社经营中,通过国家投资、群众自筹建设的各类基础设施及购置的各类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各地以有利于最大限度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前提,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管理办法。
三是加强畜种改良和本品种选育。加大畜种改良和牦牛本品种选育力度。要着力抓好本品种选育提高工作,依托大通种牛场和久治县牦牛选育基地,强化种公畜引进和低产畜淘汰工作。要对引进的种公牛、适龄能繁殖母畜适当补贴。
四是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依托合作社,以打破单门独户分散经营为重点,通过股份制经营、联户经营、合作经营、租凭经营等方式,促进草场、饲草料地、牲畜等资源重组,细化生产分工,大力推进由合作社主导的草地统一规划、划区轮牧,牲畜按类组群、分群饲养,劳动力统筹使用、按技能分工。饲草料地统一耕种、分区利用,基础设施按需配置、统筹建设,产品统一经营、竟介销售,收入按股分红、兼顾发展的草地规模化经营模式。要不断优化畜种和畜群结构,发展优势畜种,提高能繁母畜比例,做大幼畜经济,加快畜群周转。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推选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开展季节性禁牧和舍饲半舍饲养殖,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稳步推进劳动力转移。坚持以合作社建设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合作社统筹生产用工,同时以合作社为平台,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加强合作社创办经济实体的扶持,通过创办二,三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坚持以游牧民定居工程推动劳动力转移,利用目前正在实施的游牧民定居工程,扶持有能力的牧民进城入镇定居从事二、三产业。在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背景下,根据草场承载能力,合理确定牲畜数量及生态移民的数量和转移方式,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和减畜工程,减轻人口增长给草场资源造成的压力。坚持以阳光工程推进劳动力转移,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使农牧民能够熟练掌握除畜牧业生产以外一门以上其他实用技术,提高务工和自主创新能力。
六是积极开展以草定畜工作。由草原监理部门负责,在对示范点不同类型的天然草地进行科学测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开发潜力,确定合理的栽畜量。根据载畜量标准,由县乡政府负责在准确掌握牲畜数量的前提下,确定超载牲畜核减指标,与退牧还草等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相结合,由农牧部门制定可行的减畜方案,配合生态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减畜工作,切实将超载的牲畜核减下来。同时,大力倡导并发展种草养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走建设养畜和质量益型畜牧业发展路子。
(调研人:夏吾杰、斗拉、卢明德、赵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