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向勇):不久前,“30年两岸校园金曲北大演唱会——纪念高考恢复30年”在北京唱响。近期围绕校园音乐而展开的对校园文化的探讨更是层出不穷。在“理想主义”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毅然表达了对当今校园文化缺失的不满;而正在校园中的80后文艺青年们,则表现出对现实状态的自信和坦然。 人们谈及校园文化,不约而同地使用“缺失”、“重建”、“失落”、“空虚”这类词,认为今天的校园缺少了文化理想的温润光泽。其实,这只是一种过程,新旧事物的交替和过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也不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圣哲先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但需要等待,也需要努力。 如果仅从校园音乐的角度来说,80年代大学生们都会怀念和追忆那曾经放射着理想主义光辉的年代。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可同样也是一个要面对各种匮乏的时代。就是在那个时候,封闭了许久的空气中飘荡起了齐豫、刘文正、叶佳修、罗大佑。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与宁静,人们可以自由地思考,酣畅地释放着青春。那个时候的老狼、高晓松们是幸福的。可他们歌声中的困惑却来自于另一种缺失——身边的社会萌动而混沌,充满欲望而无从发泄。一切都在重新确立的过程中。那个年代的诗意可遇不可求。 今天校园的主角,是80后一代的年轻人。他们聪明,反应迅速;他们快乐至上,想唱就唱。新媒体冲击下全世界的快餐文化是他们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我并不觉得他们空虚,相反,他们的生活其实丰富多彩,只是这个时代里的校园没有了曾经的朦胧诗意;只不过新事物降临的速度让他们还来不及全面的反思与回归。但民族的文化血脉依然在他们身上流淌。当“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全国各高校一票难求时;当大学校园里国学课程的教室座无虚席时,那些校园文化的悲观论者们应感到欣喜。 20多年的发展,无论对整体的中国文化还是对校园文化都未免太过短暂。我们应该给今天的校园文化创造者们多一点时间,其实也是给我们自己多一点时间看清楚现在。多做一些事情让年轻人去参与、去思考才是最有意义的。我们怎么能够说他们在KTV深情唱出周杰伦时,那份感动和80年代在草地上弹着木吉他唱着《恋曲1980》时的心情有着本质之别呢? 生活就是生活,变化是永恒主题。今天的校园除了依稀保留80年代的感动外,有的是更加丰富的选择和更加务实的态度。世人,包括大众媒体应该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去解读他们,了解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和谐的、有生命力的校园新文化。当然校园文化的继承与重建,应该是最好的结束,也是最好的开始。 |